低绩点的同学看这里

三维: GPA: 3.03/4.0
T: R29+L30+S27+W21
G: V160+Q170+W3.0

结果:TAMU(accept)
AD:TAMU/USC(18spring)/BU/CWRU/NYU/UMD(telecommunication)
REJ:U Arizona/U Miami/SMU/WUSTL/UMD(ECE)/UMass Amherst/Lehigh/Oregon state/UFL
WL:NEU

申请结果对我来说很理想,但对于写申请总结这件事我的内心其实是拒绝的,因为把我的 GPA 放在这里总有种公开处刑的感觉。但是想到从前,看着交流会上遍布着高的吓人的绩点 时,自己心中的那种迷茫(对于我完全没有参考价值啊),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一些经验教训来 为水平没那么突出的同学指指路。毕竟留学大军中也并非人人是大神,而 GPA 低一些的同学 往往能借鉴的资料又比较少。

--------------------------------------------------分割线--------------------------------------------------

谈谈申请的经验,以及 GPA 以外的因素究竟会有什么影响(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关于选校:

选校对你的申请有重大的影响,不合理的选校有可能让你大学前三年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选校呢?我认为大家可以注意下面几条。

一、太过冷门的学校不要去申。

原因看看我的申请结果就知道了。我收到的 reject 并非都来自选校名单里排名较高的项目。事实是 USNEWS 专排 51 名以后的学校我一个都没拿到,EE 排 100+的 U Miami 把我拒了,Oregon state 这种综排 140、专排 57 的学校也没有要我,UA 更是 5 天就给我发了拒信。我觉得这就是我选校时犯的一个错误,以为一些很冷门、存在感低的学校没有什么人申。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些学校没什么人去恰恰更可能是因为他们招的国际生本来就非常少,甚至根本不招,因此未必就比更好学校容易去。既然这样,把申请费送他们还不如多买几张彩票。至于鉴别哪些学校是冷门校的方法,除了翻一亩三分地外也可以去咨询一下中介,毕竟中介有很多数据支撑。

二、跟风要谨慎

这个问题单大鹏前面已经提到了。除开冷门学校,大家常申的那些学校也是有小年大年的。我把这个问题放到第二点是觉得这个东西也没法简单地预测,就算地里安利了也不知道多少人真的会吃,而且有时候这类帖子你也未必就能及时看到。总之,如果非常中意的话申一下也无妨,预感要被申爆精力又不够那就绕道。

三、广撒网

无论是否找中介,还是建议大家多申几所(15-20 个吧,太多了有可能顾不过来)。出国的人越来越多,申请有时候也挺玄学的,多申一所就多一份机会,都出国了不差那点申请费。

关于找文书和中介:

我是 DIY 的,但是中介也咨询了不少,身边找了中介的朋友也有交流,谈谈看法吧。中介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全包型的(天道、金吉列这类的,流水线服务),一种是咨询型的(半包式服务)。

如果不是时间实在不够,不建议找全包型的。因为这类中介通常规模大,标准化管理,给你搞出来的文书不说是短板也很难称得上有优势,还贵。不少人跟我反映,就算找了中介,他们还是得天天催,一直盯着,对文书反复修改(因为给你写文书的人有可能一点专业知识不懂,就跟那翻译),最后也省不了多少事。至于填网申什么的,根本没他们吹得那么难,也就第一次填费劲点。不过当然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你很壕,砸个十几万二十万的,那我估计还是能得到很高质量的服务的。

咨询型机构我就结合 DIY 一起说了,因为比较类似。分成两部分讲:语言指导和专业指导。语言:无论花钱买还是找认识的人改,我都建议自己写一篇初稿,然后确保让专业的母语笔者为你润色一下 PS(推荐信改不改无所谓);因为我觉得整个 SEU 能真正做到写文书语言没有提高空间的同学并不太多,让高水平外教改改就知道了。专业:一些半包服务都会提供给你一个同专业研究生作为 advisor,这个我没有找也不好评价,看个人需要吧;他们可以为你提供些选校信息以及对你的文书做一些内容上的指导。BTW,如果你离申请还比较早,那么找一个全包型的中介也是有优点的。虽然他们的文书水平有的我真是不敢恭维,但是在长期规划上中介们的信息量还是能为你带来优势的。

低 GPA 申请者的 tips:

一、 申请时机的把握

经常会听见有人说申请越早越好。如果你 GPA 不高,早申请会带来优势么?这个未必。举个例子,TAMU 的申请有两轮,早申可以考虑奖学金;这种情况下,觉得自己比较有竞争力的同学往往会选择在第一批申请,你的材料跟他们放在一起会显得更没有优势,反倒不如等到第二轮再投(其实硕士的话第一轮申请也很少会给奖学金的)。事实也是今年第二轮录的确实比第一轮松一些。但是对另一些学校来说,早申确实有优势,比如 WUSTL 和 SMU 我都是年后才申的,这俩学校很快就把我拒了,之后也基本没看见有人报录取,很可能因为已经发完了。建议大家提前去地里查查自己心仪学校往年放录取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申请。

二、 选择合适的项目

你的背景跟所申请项目越对口,被录取的概率就越大。如果可能的话,大三开始,选课就侧重性地往你想申的方向上靠,科研项目和推荐信同理。

 三、 高 GT 有用吗?

申请之前,听很多中介和同学表达过 GT 过了线就都一样的观点。经历过一个申请季后,这个说法我并不完全赞同。我认为至少对部分学校,一个 impressive 的语言成绩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 GPA 劣势的。逻辑上讲,既然你 GPA 比大部分申请者低,GT 再跟别人差不多,如何给 committee 留下印象?结果上讲,由于我三维的特殊性,今年我关注了很多和我类似的申请者(GPA<=82,T>=106,G>=156),包括我的高中同学、同学的同学、论坛上认识的……这部分人的申请结果(有去 YALE 的,有 UCSD CS 的等)要明显好于 GPA 类似但 G/T 在 320/100 左右浮动的同学。所以如果你 GPA 不高同时觉得自己有能力的话,我建议你们考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英语成绩出来。

另外补充一点,托福的口语非常重要,有时候甚至比总分重要,一定得重视。

四、 科研有用么?

有用肯定有用,不过也要看你是什么科研。你要是发了篇一作的 Science,那什么 GPA,什么托福,什么 GRE 就统统无所谓了。不过事实是大多数人的所谓科研就是做点 srtp 项目而已。当 你 GPA 低,想用科研弥补时,我的建议是:首先,最好在申请时有已经见刊的一作 paper。科研背景用论文形式呈现很重要,因为你做的那些项目再花哨,说句不好听的是不是你自己做的人家都不知道;见刊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论文还没有被刊登,是不是你自己瞎编的这也不好说。其次,一作也很重要,因为中国人爱互相挂名这事(尤其是中文论文)也算是学术圈公开的秘密了。另外,能发英文的就不要发中文的,这一点量力而为吧,一般发表 SCI 的文章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能挂个名都是很有价值的;本科生能发 SCI 一作感觉前 30 PhD 稳了?

如果你觉得发不出论文,或者更希望做项目,那么可以考虑大三暑假去套暑研,到国外老师的办公室干些活;跟美国那边有 connection 的话他们还是认可的。我当时拿了凯斯西楚的暑研机会,虽然签证被拒了没去成,但也对我之后拿到他家的 ad 也起到一定作用。

五、 Summer intern

上面提到的暑研我也说一下吧。申请暑研的方法有很多,大概 3 月份就得开始准备。有些学校(例如 NCSU)有自己专门的暑期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搜索。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自己去套教授,上学校官网,找方向对口的教授(最好是中国人,不然很可能不回你),给他们发邮件表达你的意向并附上你的 CV。回复率很低的,大部分教授可能都不会回复,我大概发了 150 封邮件就 10 几个人回了邮件,3 个人给了我面试。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