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申请季总结

GPA:90.41/100(保研算法) rank:3/112

T:104( S 22)

G:324+3.4(V 154)

其他: US Lehigh交流一年,GPA 3.99/4,两封外国教授推荐信。竞赛、论文通通没有(就是这么水)

结果 AD :ini-MSIN@CMU(15000小奖)(accept),ECE-SE@UT-Austin,MCS@Rice,CE@Columbia,ECE-CE@UW-Madison,CS-CE@UCSD,CS37&CE@USC, ECE(Spring)@CMU, CS(thesis)@McGill

Rej:ECE-CE@UCSD,EMBS@Upenn, EE@ Stanford, ECE(Phd)@Purdue, CS @UW-Madison, EE @ U of Washington, ECE @UIUC,

Meng(Thesis)@Mcgill, EE @Umich, EE@UCLA, EE@UBC

我就是申了这么多学校,现在莫名心疼自己的申请费。

为什么说迷茫,是因为我直到申请的时候都没有想好自己到底要不要转CS,自己就是那种对CS和EE都没有特别爱那种,但从申请结果来看,反而是偏CS和CE方向的申请结果要好很多,EE的申请比较惨淡,特别是UCSD和McGill,简直让我觉得这么年的学都白上了,这也算是送我走上了CS的路。随遇而安,适应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优点,但这种无计划和迷茫也确实让我错失了一些机会,现在想想有那么一丢丢的后悔。不过人生处处是意外,好的坏的也就是一念间,不管什么选择,踏踏实实做好就好。

申请项目

ini-MSIN@CMU:什么叫阴差阳错!什么叫命中注定!这个项目申请比较特殊的就是他的PS是在网页填表那种,问题非常详细,而且要求描述JAVA和C in System Level编程项目。因为我的JAVA编程非常小儿科,System Level的C更是没有,开始觉得这个项目应该也不会要我。于是就拖着一直没交,然后就放寒假了。回家一直浪到13号才想起来,15号的DDL,当时写的自己非常痛苦,觉得自己就是在浪费精力和金钱,于是准备不交了。那周刚好赶到周一全美放假,DDL被推迟到了17号,我又转念一想,自己就这么放弃了万一后悔怎么办,交了如果不录就是天意了,于是又咬咬牙把自己捉急的编程经历美化了一下提交了。故事的结果就是我偷偷登上了神秘链接,发现自己录了,随后又收到了一点小奖(CMU真的很贵,有点奖也算缓解一下经济压力),然后accpet这个admission,期待开启一段CMU之旅。这个故事告诉我,不要随随便便的放弃,你真的不知道属于你的在那个转角等你。

这个项目的全称是master of Information Networking,属于 Information Networking Institute,其下还有MSIS和MSIT的项目。可以选择3个或者4个semester 毕业,学费每个semester大概2.3w(肉疼)。CMU作为CS强校,CS的课程质量自然不必说,不管是水课还是硬课都能学到不少东西,这也是我最终选择CMU的最重要原因,觉得自己基础比较差,想真的学一点东西,而不是单纯 刷题。

ECE-SE@UT-Austin:我当时申请的是computer engineering track,然后录取的时候给我转到了software engineering,我分析可能是我的PS写的我太想编程了。据学长说,austin学费非常良心,找TA之后免学费,SE track 人相对较少,大家找实习的情况也很好,我之前去austin的时候也非常喜欢那的环境,不过课程可选择性比较少,理论性比较强。如果你基础很好,想要找个经济实惠 并且就业好的项目,这个真的很适合。

MCS@RICE: Professional属性的项目,也是因为实地去过很喜欢环境所有申请的。今年录取 人还蛮多的,Rice也属于小而精的那种学校,排名也很好,德州就业环境也仅次于加州,转专业的话可以一试。

CE@Columbia:往年据说录得人比较少(相对EE),今年选课发生了改变,核心课更偏向Embedded了,可能对转CS不是那么理想了。

CS-CE@UCSD:他家今年CS录的人真的挺多的,录取的发放也非常有意思,我是躲过了三月底的一大波拒信之后收到的。二月就被ECE-CE拒了,当时真是一阵心痛,难过了好几天。他家一份申请费可以申请两个department,ECE的CE真的非常不友好,相比之下CS就友好很多,转专业也可以考虑直接申CS而不是CE。据说CSE department下的CE可以比较容易的转到CS,另外据说SD的宿舍非常好而且便宜,SD的环境更是不用说,再我心里没有其他可以匹敌了

CS37&CE@USC:我唯一一个保底,来的很早,也算保住了。录取也相对容易,第一批发的是GPA 90以上的,至于85这个录取线现在还可不可信考究,水涨船高吧。

EMBS@Upenn:录的人真的很少,我个人觉得能录到这个项目的人肯定有更好的offer,一般也不会去。所以申请Upenn的时候请谨慎选择这个项目。

以上是我稍微了解一点的项目,其他项目我也不是很了解,不能提供什么经验和帮助。

CSC交流

我大三 时候参加了学校 CSC项目到美国里海大学交流了一年。交流首先就是可以体验美帝的学习生活,CSC是有国家赞助 ,我当时每个月是1500刀,基本cover了我的生活费,还包了了来回机票,交流学校也不收学费,可以说零负担去国外学习了一年。从去年开始CSC对本科生也有回国的限制,不知道执行的是否严格。如果今后打算回国 同学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因为CSC新政策导致申请的人变的更少了,选拔并不难,国外课程质量普遍比东大好一些。

其次我在国外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除了一门实验课是A—其他都是A,也就在申请时候有了很漂亮 成绩单,回东大替换的分数也很高,硬生生把我从十几名拉到了第三名,虽然我因为缺政治课不能参加保研,但这个成绩的提升也在我申请中起了很大作用。成绩替换程序比较麻烦,我就不吐槽学校这个冗杂机制了。不过我当时对应课程的替换还是比较松的,学院的老师没有任何限制,我用数据结构替换了微电子机械导论。

交流也帮我争取到了推荐信,虽然只是课程推荐信,但我相信那几个老师给我写的也是课程里最好的推荐,所以申请成功也要感谢他们。我当时选的两门半导体课教授是一个实验室的(不要问我为什么选半导体,我当时就是为了替换课程,早知道要转CS我就去选CS的课了),一门课只有7个人,除了我都是master 和Phd,期中考试我的成绩是全班最高的(典型的高分低能),然后A就跟B说我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B又是那种很喜欢再课上提问的Prof,他知道了就开始再课上问我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我大部分都回答的不错,最后take home exam做的也不错,所以他们就双双答应给我写推荐信了。

交流最后悔的就是没多上一点CS 课,积累一些项目经验。因为我当时根本没想着要转CS,这也就是我前文提到想到什么来什么带了 的后果。大家以后如果交流可以多选自己感兴趣 课,而不是单单为了替换学分,摆脱了东大这个坑爹 选课机制当然要选一些自己喜欢的课了,有机会也要争取去实验室做点活积累经验,拿到比课程推荐更强的推荐。因为我有空都玩了,这方面也没什么经验。

其他

准备要趁早。我的GT考的都很晚,分别是16年9 月和 10 月才考的,所以也就只考了一次,没有再刷分,觉得在自己申请中算是一个劣势。G、T都是模式化考试,早早准备可以让自己在之后更从容。

掌握主动权。我的申请是全DIY的,没有请中介,文书也是找同学帮忙修改了一下,最后的申请结果也不错。所以我觉得有时间还是自己掌握申请比较好,尤其电子学院大四的课业压力也很小。我同学找了中介有很多选校的限制,很多项目他自己也没有很了解,他最想去的CMU只申请了一个比较难的ECE,导致他最后也没收到。DIY也可以省下一比很大的费用。

心态要摆正。往届的申请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录取也是玄学,所以只能作为参考,横向和纵向都没有绝对的比较。重要的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选择自己喜欢和符合自己的学校和项目。我申请过程中一度心态爆炸,一次是考完托福之后,担心自己上不了100,拖申请的后腿,好几天没有睡好觉。还有一次就是到2月底,都没有收到除了保底之外的其他学校,别的同学都收到了很多的Offer,一度觉得自己剩下的学校都是彩票,要惨淡的失学了。三月第一个周收到了4个Offer,顿时满血复活了,对自己的申请也重新恢复了信心。等待的过程是煎熬的,但也不要一直患得患失,要相信自己的实力。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最后就是在你迷茫没有方向的时候,就把自己手中的事情踏踏实实地做好,总会有所收获的。

感谢在申请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一直给我陪伴和欢乐的室友,尊重我所有决定的父母。

希望学弟学妹在新的申请季收到自己心仪的offer!

周丹

4.16.2017

Email:[email protected]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