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恺 信息学院

GPA:90.41(3.79)
T:95
G:154+170+3
科研经历:2 IEEE trans/letter under review(申请时一部分学校under wirting),
2 conference,1 国家发明专利,均为一作
Review for IEEE ICC & JSAC
其他:数模,嵌入式等没用的奖若干
推荐信:两封实验室老板,一封Gatech校友

申请结果:

  • PhD: ECE@Gatech (accept), ECE@UMD,ECE@CSU
  • Master: ECE@Umich, EE@NWU, EE@USC
  • Withdraw: ECE@UC-Davis, ECE@PSU
  • Rej: 一堆

申请结果总结

因为英语准备的太晚,申请季一直在和英语斗争导致一直预期能在申请时用到的两篇journal一直没发出来。本来已经以为申请PhD无望,没想到最后竟然中了Gatech PhD这张大彩票,神奇的是Gatech给我的package里面除了正常的offer之外还另外给了4年的president fellowship,问了一圈录取的,也只发现就我拿到了。这充分说明了海申的重要性。。。

为什么选择PhD ?& 为什么出国?

决定出国其实是在大二,但真正决定读PhD还是大三的暑假。我个人开始科研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大三下的那段时间,真的可以做到为科研不睡觉的程度,即使躺在床上也在不断的想idea。其次我真的很享受读paper的过程,已经可以把读Paper作为日常的爱好。

国内的博士大都是对国外一些突破性成果的小修小改。一般来说,在国内读博,只要稍微刻苦一点,毕业是没有问题的。我在上一门研讨课的时候一个老师甚至直接说,你读博了就会发现科研就是对别人成果的一些改进。这样的科研思维,实在不敢苟同。如果你是有学术理想的,那就不要在国内读博。很多人可能还会纠结是否要在国内先读一个研究生学位再出国,我个人不是很建议。国内读研,至少在东大,除了个别学术好的老师,很多老师的组真的会一点点消耗你的科研热情。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科研背景不够,那我建议你可以先申请研究型的master,或者去香港、新加坡去做一年RA提升自己的背景。出国尽量还是趁早,很多人感到犹豫的是如果留在国内读研起码还能有个东大这个学位保底,而如果选择出国,在很长时间里你要面对暂时失学,不知前方道路在哪,甚至可能申到的学校名气还不如东大的迷茫。但其实,我倒觉得在国内先读个研究生再出国也只是将压力留到三年后,我有不少认识的有出国意愿的同学都是不想考英语加上不知道能申请到什么档次的学校而选择了直接保研。参照国内本科的教育,在国内再花费三年的时间我个人认为是不值得的,这也是我后来在放弃保研时没有一丝犹豫的原因。我自己的老板也对我直接申请PhD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在申请出国这一过程中,你所为之比别人多付出的努力,你所经历过的迷茫、痛苦,相信终有一天会回报你的。

英语成绩

英语成绩最好早点考出来,这样后面就可以安心科研,安心写paper了,很多成果其实都是出在大四上学期。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例,在申请季还要刷英语,还牵挂着没完成的paper,导致心态很崩溃。也因为英语准备的比较晚,所以我申请时是找了中介的,最后找的中介也比较靠谱。如果你能在暑假之前就把英语全部解决掉,那你完全可以自己DIY。

科研&背景提升

GPA永远是重要的!对PhD同样如此!高GPA永远会给你的申请加很多分!top学校基本上都是GPA控。申请纯理论方向,数学成绩真的非常重要!有许多老师的personal website上明确说明要求学生有strong mathematical background,并且要求套磁时附上相关数学课的成绩。

在科研方面,通信本身就属于水文泛滥,比较好发文章的领域(尤其是在国内)。与CS看重会议不同,Physical layer主要看中期刊,很多会议,包括physical layer的旗舰ICC, globecom,其实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难。能先发一篇一般的会议作为科研的入门,感受下科研的氛围也是很好的。如果能早点进入科研,本科生想发TVT以及letter也是可能的。其实很多人的idea已经足够了,但是写出来的paper却不行。千万不要低估了写paper的难度,将你的idea像讲故事一样写出来,将每一个parameter的选取分析清楚,这真的需要积累,需要不断学习。有同学和我说觉得写paper没意思,做出来就可以了。其实写paper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你需要考虑到reviewer可能challenge到的每一个point,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将各种情况都考虑清楚,不能有一点模糊。如果能在本科就发TWC,TIT,TSP, 那完全可以冲刺大S,MIT了。东大有实力的人还是很多的,关键的是你得找到一个引领你进入科研大门的老师,告诉你什么是科研,而不是整天做横向的工程项目。我想,大部分本科直接申请美国PhD的同学都是遇到了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东大,很多老师更像是一个产品经理,他们将合作者的需求告诉你,然后你再看看一些中文期刊,搜搜百度,改改代码实现出来。但庆幸的是,通信方向还是有不少老师搞学术的,所以在选择老师的课题组时,一定得向学长学姐问清楚这个老师是否做科研。进入老师的课题组并不一定非要申报SRTP项目,你可以直接发邮件给老师询问。

至于竞赛,尤其是东大搞得最风生水起的数模、电设的作用性可以忽略不计。我记得,在大二的时候我问我北大的高中同学为什么不参加数模,他给我的答案是:这比赛很水的,我们都去实验室搬砖了。我个人非常非常后悔前两年半浪费了很多时间在竞赛上,到大三下学期才开始进入实验室科研。把这个时间用在学英语上,也比暑假在学校做数模值得多。

选择到国外进行暑期科研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一途径在东大还没普及,但北京、上海的不少学校都有很多出国的同学走这条路。我一个北京的高中同学得知我要出国还很惊讶的问我,你要出国难道不去国外暑期科研吗?实际上,做暑期科研并不一定要走学校的项目(东大也没啥好项目),你可以自己去找感兴趣的老师发邮件询问,这个回复率可能很低,但只要坚持,都还是能找到的。做暑期科研最大的好处就是要到国外知名教授的推荐信。对于PhD的申请,有直接关系的推荐信比得上你发N篇paper。当然如果你能要到高西奇老师或者尤老师的推荐信,那你的PhD申请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了。

文书/套磁

如果你是申PhD,不管你有没有找中介,SOP的关键都在于你自己。如果你真的读了够多的paper,写出一份research dense的文书应该不难。我整个文书的初稿自己只用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写作的时候可以多参考一些overview的paper,或者paper中introduction的部分。

对于申请美国的PhD,大部分人都是需要申请许多许多项目的,能真正有精力做到学术套的真的太少了。如何做到让你的套磁看不出模板的痕迹,可以参考地里的这个帖子: http://www.1point3acres.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6154&highlight=%CC%D7%B4%C5%BE%AD%D1%E9

关于套磁的时间,基本上9月份之后就可以开始第一轮了,这也是大部分人开始套磁的时间。其实到了3月以后,有很多教授原先给其他学生的offer被拒了,空出了名额,这点可以参考今年4.15前几天,Pof. Robert heath这样的大牛竟然到东大来打广告了。。。我在4.13的时候也还收到了PSU老师的反套,所以,对于申请PhD,只要还没被据,就不要放弃希望,把套磁坚持下去。

ECE PhD项目介绍:

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Industry,学校的排名没有太大关系,你需要选择一个nice的老板。而如果你的目标是academia,那么学校的排名,老板在学术界的connection都很重要。想要在academia找到一个decent的职位真的要比工业界难得多。对于faculty来讲,所要求的能力并不仅仅只有很多人以为的科研能力。social能力,拉funding的能力同样缺一不可。在过往的飞跃上我看到对faculty的评价是稳定,我个人觉得如果你只是想要稳定的生活,那可能很难在美国成为faculty,做AP的6年真的比在工业界苦太多了,拿到的钱也比不上工业界。对于大部分学生,牛校+牛老板可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对于faculty来讲,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钻研,有不少老师都是从州立学校干起,一步一步走到top50的,国内的许多长江,千人,也并不都是顶校毕业的。

目前,全美top20的学校基本上都是committee制度,committee制度的特点就是GPA控,名校控。我整个申请下来的感受就是,东大四系在physical layer的知名度真的比大家想像的要高,像高西奇老师,金石老师在国际上都是很有知名度的,尤老师就更不要说了。但是在committee那里,东大是真的没啥知名度。所以对于东大的学生,套磁还是重要的,即使是committee制度,如果有教授看上你,他也可以为你在committee前argue,这可以很大弥补东大名气的不足。

下面是部分主流学校通信/信号方向PhD的一些信息,当然因为时效性的原因只能作参考,具体信息还需要大家自己亲自去查询。MIT、stanford、UCB、Princeton我就不介绍了,有这四所中任何一个的录取就不要犹豫的去吧。。。

Gatech:

Gatech ECE的PhD第一年大部分是不定导师的,由委员会录取,录取时会将所有申请者的背景进行排名,前面发offer,中间发ad,后面rej。与Gatech的录取过程相似的还有UMD和Austin。大部分学校的funding都是有waitinglist的,但Gatech是没有的,如果最初没拿到financial support后面就没有了。发不发TA完全就是看背景,与托福成绩无关。从今年的情况看,ECE是发了不少PhD ad的。Gatech的ECE很大,方向很全,一共有11个track。Telecommunication的chair,Prof. Ian F Akyildiz Citation 9W+,h指数100+,IEEE/ACM双Fellow,但是人超级Push,不是很建议找他(如果你铁了心要做faculty可以考虑)。Prof. Geoffrey Ye Li是我院83届校友,通信的张华老师是他的学生,我们院有很多博士生在那访问过,但组里好像一般都是收有研究生学位的。Gatech的center for machine learning横跨CS, CSE, ECE, IC, BME, AE, ISYE, Math, Business, Music 10个school。ECE有不少老师都在做machine learning。Prof. Justin Romberg和Prof. Mark A. Davenport都是Compressive Sensing的巨佬Prof. Candes以及Prof. Richard Baraniuk的学生。Prof. Justin Romberg是那篇举世闻名的“Robust uncertainty principles: Exact signal reconstruction from highly incomplete frequency information”的二作。

Note: Gatech申请PhD被拒是不会自动考虑master的,但是可以在申请的时候同时提交PhD和master的申请(两份申请费)。

UT-Austin

Austin的WNCG很强。Prof. Robert Heath的组非常非常大,组里的PhD学生就有不到20个,据说每天工作16小时,比较push。我们学院的金石老师还有高西奇老师和他是有合作的。Prof. Jeffery Andrews是现在IEEE TWC的Edit-in-Chief 。两人都是40多但Ciation已经超过3W的大牛。

UCSD

UCSD的PhD是强委员会制度,如果要陶瓷,建议就不要花费太大精力学术套了。UCSD的PhD如果被拒,可以联系小蜜转master。

UMD

Prof. Ray Liu 在学术界的connection非常强,你去看他的alumni会发现一众华人大牛,比如Gatech的Prof. Geoffrey Ye Li,电子科大的长江Prof. Yingchang Liang都是他的学生。包括博后在内他已经有超过10个学生被评为IEEE Fellow。听一个在那访问过的同学说Dr. Liu的人格魅力很强,很大气。现在做的方向也比较偏CS了。Prof. Ulukus的方向比较偏信息论,我们院的康维老师还有刘楠老师是他的学生,刘楠老师还是Stanford通信领域的大牛Prof. Goldsmith的博后。

UC-Davis

UC-Davis的Prof. Shuguang Cui是年轻的IEEE Fellow大牛,PhD毕业后仅仅用了7年被评上Fellow,并且social也很强,做的方向偏learning。Prof. Zhi Ding是东大82届校友,也是我们院的千人,据说人很好,组里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清北复交浙本科直博的,东大的申请的话他一般都会给机会面试的。Prof. Lifeng Lai方向偏信息论,刚刚到Davis不久,应该是比较缺学生的。

NWU

NWU做wireless的老师不算多,但也都是MIT,Princeton,UCB毕业的,方向比较偏optimization。NWU通信的PhD其实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难申,我们院以前有不止一人本科直接申到过。现在在CUHK的校友Prof. Jianwei Huang就是Prof. Michael Honig的学生。

Columbia

Prof. Xiaodong Wang是我们学院的千人,也是Princeton超级大牛Prof. H. Vincent Poor的学生。信号的戚晨皓老师在那做过访问学者,我们院也是有博士学长在那边访问的,听说人挺高傲的。

UMN

Prof. Georgios B. Giannakis在学术界的connection很强,学术界有很多他的学生。申请前最好先问下他招不招学生,我在套磁的时候他就明确告诉我他今年没有opening。Prof. Zhiquan Luo现在是CUHK深圳校区副校长,主要是optimization方向,曾经是IEEE SP的Editor-in-Chief,从他个人网站中的to perspective students就可以看出他对本科学校还有数学的要求非常非常高。

Purdue

Purdue的ECE貌似对东大不算很友好?Prof. David J. Love是Prof. Robert Heath的学生,主要做MIMO和毫米波。

NYU-Tandon

现在做wireless physical layer的都很穷,但是NYU-Tandon的NYU wireless是非常有钱的。而且经常会被我们院的同学申请时忽视。Prof. Rappaport是citation 5W+的大牛,tandon的fellowship达到了3k/month。

其他

在选择老板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了解好!不仅仅是从google上,这只能帮助你了解老板的学术水平。但其实,这个老板的人格魅力、他培养学生的方式、组内学生的合作氛围、这个老板是喜欢social还是自己闷头苦干这些同样重要。而这些是不亲自与其相处一段时间很难判断的。所以,现在大部分top学校的PhD录取第一年都是院里发钱,可以随时换导师,有很多学校第一年是必须要做rotation的。PhD毕业难的最大原因就是遇上了合不来的老师。如果你看上了一个老师,可以在他的personal website上看看他的alumni。然后在linkedin上查查组里中国学生的联系方式。基本上中国的学长学姐都会热心的给你说说组里的优劣的。我在调查的时候发现,不够nice的老板的比例还真的比想象中的要高。所以我个人十分推荐第一年可以换老板的项目。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前越来越多学校PhD由committee录取,第一年可以换导师,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在方向上,并不需要无缝match,更多的老师,还是更看重你所体现出的科研潜力,你过去之后的很大几率是要在一个新的方向上从零开始的。

致谢 最后,感谢一路上陪伴、帮助我的家人、同学、老师和其他对我很重要的人,感谢你们的热心、理解、包容与爱。

最后也希望选择出国的SEUer们在国外也能闯出一片天地,东大在国外知名度的提升需要每一个海外校友的努力,也希望SEU出国的队伍能够越来越壮大!

如果你对于出国的申请还有任何的疑问,也欢迎来联系我。

E-mail:[email protected] Wechat:Konglingkai0310

孔令恺

2017.5.3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