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微小的美国CS Master+PhD申请与交流学习总结
tl;dr
- 适用人群:有意申请美国CS项目者
- 信息来源:个人经历
- For PhD/研究型Master:兴趣 >> 顶会一作 >= ACM大奖 >= 牛推 > 海外强推 > 顶会N作 >= 普会一作 > 是否match > 出身 >= GPA > TOEFL/GRE > 业界实习 > 一般强推 > 普会N作/各种水paper > 除ACM外各种获奖经历 > DWIC推/弱推
- For 授课型Master:出身 >= ACM大奖 >= 知名大牛推荐信 > GPA > TOEFL/GRE > 业界实习 >= 论文/定向推荐信 > 除ACM外各种获奖经历
正片开始
王文宇 吴院电班+计算机专业
申请时的背景信息:
- GPA: 3.91/4 89.59/100 #3/61
- TOEFL: R28 L25 S22 W28
- GRE: V150 Q170 AW4.0
- 各种级别的竞赛,均二三等奖;申请时未说明有论文。
- UCB交流一年,5门EECS upper division课程,GPA 4.0/4.0,半年实验室经验。
- 一份海外牛推,两份海外DWIC (Do Well In Class)推,均来自UCB;国内两份推荐信,分别来自吴院与计算机学院。多数项目上使用的是一份牛推+两份国内推。
以下内容包含大量个人经历与观点,可能只对于部分申请者有一定适用性,仅供参考;请务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
实在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学校的百分制均分算法。感谢体育之类的课程,平均分掉了不少。
先报结果,未特别说明的均为CS MS项目,全部按照通知时间先后排序:
- Offer: UIUC (CS PhD, accepted), UT-Austin (ECE-SE PhD), UW-Madison (50% TA + 8k)
- AD: UCSD, USC
- Rej: Stanford, UT-Austin, UCB (EECS MEng), CMU (MCDS), UCLA
- Withdraw: Brown, Columbia
Overview
其实今年的申请结果还是有些出乎我意料的:两个PhD项目都录了,但一堆Master项目把自己给拒掉了。不过在一开始申请的时候,自己对于Master项目的主要申请目标就是去冲击一些难度较大的项目,所以这次也算不亏了。这也同时说明了一点,就是PhD项目不一定就比Master项目难申请。
Lessons learned
从个人经历来看,我觉得非研究型Master和PhD/研究型Master的申请既有一些共性,也有很大的差异。让我尝试在此总结一下:
首先,了解环境,明确目标,尽早为自己规划
这里了解的环境,不仅包括自己想的申请专业,还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自己所在圈子的氛围。这些都会对申请产生深远的影响。知己知彼,才能对自己作出准确的定位,帮助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是一定要尽早想好自己想做什么,尤其是有了出国的念头后一定要尽快决定,最好也提前想好将来是走就业还是学术(或者两者)的路子,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越早想好,机会越多。如果一直优柔寡断,将错失许多机会,追悔莫及。
以我自己经历为例,我在大一已有了出国读研的念头,因而各种社团、学生会活动都很少参加,竞赛则在大一后再也没碰过,然后努力刷分(并没刷多高)并且寻找参与科研、出国交流的机会。从这一点来说的话,我还是很庆幸自己能很早就把大目标给确定下来的,并且没有把时间用在不相关的地方上。然而,一直以来我的想法只是单纯地去读个Master然后出去工作,因为总是认为PhD时间太长、不好申请,而且读出来就是为了搞科研、找教职。后来在和许多不同身份的人交流后,我的想法逐渐有了变化,一直到申请前在UCB实验室老板的直接推动下才决定报两个PhD项目试试看。交流结束后,自己终于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可以静下来思考已经做出的选择;在反复考虑将来的目标与各个项目的特点后,自己终于意识到其实先到学术界历练一下才是更加符合自己目标的选择,应该多申几个PhD项目试试,只可惜离网申deadline已过去许久。如果自己能早些时间了解这些信息并沉下心来多加考虑,自己可能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其次,了解差异:背景提升的方法
要了解背景提升的方法,我认为一定要明白各个项目究竟是想要什么样的学生,也就是说要明白招生委员会的人从各种纷繁复杂的申请材料中究竟要筛出什么样的申请者。
关于非研究性Master项目,因为多数人只是来上课然后就工作去了,我认为只是要筛出能完成这个过程的学生即可。这个要求本来其实不高,但问题在于,这些项目在筛选申请者的时候,由于实在是人太多(相对于研究性项目而言),只能依赖一些比较硬性的条件(包括三围和出身)来降低录取的工作量。而实际上,靠这些条件筛选出的申请者也往往都能满足项目的要求,这对于学校而言便已足矣。结果则是在这些项目的录取工作中,学校只需通过硬性条件进行筛选,这导致了硬性条件占据了统治地位。
因此对于目标是非研究型Master项目的同学们来说,请一定要刷高你们的三围,能多高就多高。科研经历、推荐信等,相对于这些而言,其实都没那么重要(当然有的话更好)。从其他申请者的结果看来,去知名公司实习/工作是有一定效果的;至于某一段出国交流学习经历本身对于这类项目申请的作用,我的体验则是:并不大,毕竟时间太短了,而且对方是否承认交流学校的成绩是个问题(我是说你,UCB Extension)。出身问题真心是个死结。
但对于才大一或大二的同学,其实有一条很特殊的路可以去尝试一下,那就是transfer到国外大学的本科项目中,毕业的时候拿的是国外大学的学位。根据我的观察,海本毕业的身份是非常利于申请此类项目的,而且transfer本身并不一定难。
对于一个PhD或者研究型Master项目的申请者,我认为其实只需要看一点:将来是否有能力在这个项目里取得一定的学术成就。这蕴含着两个方面的要求:有能力去做本领域内的科研,以及能够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去。前者包括对于本领域内知识概念的理解、对领域发展的洞察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后者则包括基本的交流沟通(比如英语口语、学术写作与理解)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是否对此领域感兴趣以及相对应的坚持不懈、善于应变等人格特性。
在三围中,GPA可以体现出申请者是否努力或聪明,但不一定能区分出两者,而且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GRE的Quantitive部分区分度实在有限;TOEFL和GRE的Verbal与AW部分则几乎纯粹只是对交流沟通能力的反应。可见通过三围能看出的关于申请者是否满足要求的信息实在有限,因此对于目标是PhD或者研究型Master的同学们来说,三围其实不再那么重要(虽然它们仍然是自身能力的证明)。相对而言,研究经历能反映的信息更加全面,因而更受重视。好的研究经历是完全可以弥补出身的不足的。
说到研究经历,论文的话确实是学术圈的硬通货,但并不是说能发论文就是杀手锏,因为每个学术圈子里都有自己关注的问题,只有论文中的研究内容能促进这些问题的发展或者能开辟新的有前景的问题(当然这很难)才会受到认可。这意味着如果只是为了发论文而不注重其实际价值,纵使最后的论文看起来很高大上、有SCI检索等看起来很不错的标签,在别的教授看来实则内容空洞,也只不过是属于“灌水”、“炒冷饭”,无法体现自己在本领域内的科研能力,因而对申请的积极作用不大。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申请者而言,要提前形成对某个领域内知识概念的深入理解与领域发展的洞察力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我的理解是教授招人时也并不指望申请者已经对他的领域了如指掌(当然能做到的话是很大的加分项),但会希望招到的学生能对自己的工作快速上手并逐步加深自己的理解,而且还要长久做下去,因而会格外看重创新、实践、理解与合作等能力以及是否有兴趣。而这些恰好都是过去具体的研究经历中所能反映出来的,其也是导师推荐信中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认为目前研究经历中最容易突破的地方便是推荐信。当然,推荐信的分量与写推荐信的人的地位息息相关。如果能得到在国外一线做科研的教授的推荐信,那对于申请而言应当是个很大的加分项。除了到国外教授的组里参加科研外,我认为其他比较好的去处还有MSRA以及国内其他高校的知名实验室,以SEUer的身份去找一个非灌水的位置还是有可能的。要能够进入到这些地方,自己能力过硬是一方面,有人引荐也很重要。建议在自己直接联系的同时,找一找有没有学长学姐可以为自己提供内推,这样会容易很多(有人在MSRA见过清华学姐吃饭时为学弟内推,半分钟即搞定orz)。请务必提前准备好CV、成绩单之类的佐证材料。另外,慎用DWIC推荐信,尤其是不那么nice的外国老师的。
然后,把握机会,善于争取,敢于尝试与挑战
有一些不大起眼的机会,如果充分准备并加以利用,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去做暑期研究是个提升背景的好方式,于是乎各种正式的科研项目(比如UCLA的那个)就被挤爆了,同时也有很多人去联系名校实验室的老师,询问有没有本科生实习的机会,结果则是很多老师不胜其烦,在自己的主页上明确写道"我不带本科生做科研"、"请不要来询问任何有关本科生实习的事情"等,令人沮丧。的确,这些途径所能提供的机会实在是有限,而且对于SEUer们而言可能更是只有观望的份。
但这并不意味着去外面做研究这条路是不通的:现在各种交流学习项目其实还是不少的,其中有一些质量还算不错,这其实就是非常好的机会。一般来说,通过这些项目去交流一个学期的时间,首先可以解决教授们最头疼的签证问题(这是他们很少答应非本土本科生实习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可以通过上课等方式,给教授留下一些正面的印象,再加上通过面谈进行实际考察,很有可能会打动那些哪怕从来没带过本科生的教授。
还是以我的经历为例。我当时是通过SAF项目去的UCB进行交流,第一学期有一门课最后总分是第一,当时出成绩后我问任课教授能不能在他的实验室里参与些研究项目,他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后来见了我还说我的成绩很amazing,然后我就在他那参(mian)与(fei)科(ban)研(zhuan)了一暑假和一个学期,最后拿到了很有力的推荐信。后来听他的博士生说我貌似是他带过的第一个本科生,而这个教授是在自己的网页上明确说明不带外校本科生的,但事实来看,并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很庆幸自己当时有胆量去尝试。
最终,做足申请工作
可能有人不太重视申请工作,但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非常值得好好打磨的,这样,心仪的教授不会在看到套磁邮件标题后直接按下delete,不会在翻了几页的CV后因为找不到感兴趣的经历而把申请材料丢入垃圾桶,不会在读文书的时候因为句法甚至拼写错误而怀疑人生。毕竟,申请工作不只是能力的体现,更是人品与态度的考验,没有人愿意和看起来没诚意或不靠谱的人一起共事。
这意味着在重视必要的细节以外,还需要把握重点,就是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以套磁为例,我在一月初的时候尝试用邮件套了下感觉比较不错的一个教授(也是我现在的老板),邮件写的还是比较认真的,以交换经历为主简要说明了自己的背景,而且写之前还把他最近的几篇文章都看了一遍,写的时候一直暗示之前做的东西和他很match,同时把申请材料(文书,CV,成绩单)也附上了一份。一开始感觉自己的套磁信会石沉大海,然而在邮件发出一小时后居然收到了回复,大意是材料挺好,然后询问我能不能在Skype上聊一聊。就这样得到了自己的第一次面试机会。后来面试也比较顺利,过年之前收到了offer。
Topics
关于出国交流
注:在此,我是指至少一整个学期的出国交流项目;暑校由于时间过短,比较特殊,不在此次讨论范围之内。
我认为出国交流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会有助于自己做规划,让自己明白是否真的适合出国留学。毕竟,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后面一切有关飞跃的工作都很难进行。对于我而言,交流学习与科研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出国读研的想法。不过也有反例:我的两个学商科的舍友在交流后都不出国了,转而在国内找工作……
其次,出国交流也是非常难得的与世界顶级课堂或实验室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而这些机会也只能自己亲身去体会。对于上课而言,虽然网上有不少不错的网络课程资源,但问题在于它只是单向的,而很多时候学习的动力是来自于外界的激励——比如,有的课程会有一些自己的课内竞赛,能够和名校学生一起同台竞技或者合作,那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而且,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关注也要多很多,这尤其是体现在可以找教授或助教当面问问题上。对于参与科研而言,那差异更为明显——如果自己在地球的另一端只是给教授发了个邮件说明想要进他的实验室,那教授很有可能直接当成spam删掉了,因为这种邮件太多而且发送成本很低;但如果是面对面地交流,那至少教授会在心里考虑一下。而且正如我前面所说,出国交流可以解决掉签证问题,这就意味着教授招自己进实验室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会低很多,因此门槛也自然会低很多。
这里有一些通过交流学习的途径找教授做科研的tips供参考
- mentor的选取可参考其他大神关于选择老板经验的总结
- 提前通过webpage了解组内现在有什么课题以及是谁领头在做
- 最好能有入学两年以上的博士生带自己做
- 如果是和目标教授上课,那成绩的影响不一定是决定性的,但务必要留个好印象,找到合适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课程project不要水,office hour是个好东西)
- 一般而言,教授只会愿意带和自己有联系(比如上课或受到推荐)的学生,唯一的例外情况是自己当面去找并且聊得比较投机,因此请务必多多发掘这种机会(比如有本科生科研讲座,教授们会亲自去;或者在他某门课程的office hour直接去找并说明来意,不一定要上这门课)
- 有好朋友的话也要尽量找不同的教授,否则最后推荐信会很不好写(写成强推的话,势必要牺牲同组其他人)
除此之外,出国交流也是了解外国人文风气、体验生活的绝佳方式,有时还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考到了国外驾照,可以直接转回国内)。
这里还有一些去UCB交流的tips供参考
- 费用:不乱花的话,一学期花费小于¥25w
- 安全:小心点就不会出事,不过晚上尽量少在外面一个人走;街上搭讪勿理
- 饮食:食堂还不错而且便宜(全自助,午餐约$6.3),街上则是全球各地餐馆(人均$10起),想知道哪家好吃可以来问我 ; )
- 住宿:SAF貌似帮忙解决房子问题,推荐Wesley House,和学校只有一街之隔
- 出行:从学校走路去Berkeley市中心很近,那里有BART(相当于地铁)站,可以直达湾区西、北、东部的各个城市(包括SF市区及机场)
- 关于EECS课程(其他学院课程不一定适用)
- 秋季学期比春季学期普遍难选到课
- 选不到的热门课(或者学分转换不回来的课)可以免费旁听,甚至还可以参加考试,只不过最后没成绩
- 晚到几周没问题,不过一定要关注课程网站,加上课程Piazza,各种通知基本上就都不会漏掉了,教授们基本不care你去不去听课
- 有问题请发Piazza或者问助教(也就是TA),TA们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
- A其实不难拿,A+的话努力一把也是有可能的
- 上小课(人数<100)容易和教授或TA套近乎,而且得A+的几率会大一些
- 往年试卷可以去HKN上找
- Extension开的课程选个便宜的即可(比如英语口语课),易刷分也不会占太多时间;选像Machine Learning这种专业课既贵又水还要花不少时间,可谓是亏大了
- SEU这边的各种问题
- 务必规划好交流时间,避免有的课修不了也无法替换而影响毕业
- 必修课程以及想要换回来的课程需要走之前办缓考
- 一学年所修学分不足30分会导致留级,缓考的不算
- 出国成绩单上缓考课程不参与GPA计算,但会显示在课程列表中,成绩一栏显示“缓”
选择PhD/研究型Master(偏向research),还是非研究型Master(偏向industry)?
影响个人意向的因素有很多,且随着自己经历与认识的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也有变化。在此,我只对这个问题说一些自己当前的理解。
- 无论怎样,适合自己的才可能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在选择时应以自己的兴趣、目标和追求为转移,而不应盲目跟风、去选各种看起来高大上的项目。多体验一下或许能认识到究竟什么才最适合自己。
- 做research !== 远离industry。research和industry是相互促进的,两者之间也可以有很强的联系;research和industry中的过程其实也很像。
- 相对于industry带给人的锻炼而言,research所侧重的则是对于问题本质的 思考和探索能力 的训练。随着技术发展进步节奏的加快,这种能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不过当然,这种能力也可以在大量有效的实践与总结中获得。
- 在经济上能否负担得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的看法是,如果选择的是自费项目,那应当看家里能否承担得起50w/年左右的开销,如果这一点很困难,那应当再三考虑,毕竟这是一次风险较大的投资;如果能给全奖,经济压力会小很多。
关于CS方向的选择
我觉得这里还可以提一下选择CS方向的事情。根据我的观察,不管是CS科班出来的还是要转CS的,很多人都往少数几个方向里挤(没错,就是你们,ML和CV)。当时在UCB有一门课要求每个人建立自己的webpage,内附个人介绍。我有一天晚上有闲就随手翻了下UCB本科生们的自我介绍,几乎每个人上面都写着类似于"I'm interested in Machine Learning and Computer Vision"的东西,还是有点可怕的。其实两个方向如此兴盛这件事本身很好,但既然它们这么火,那竞争的激烈程度绝对超乎想象,很可能是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行当,而且有些强行往这上面靠的同学自己本身的CS基础一塌糊涂,为了这股热乎劲把自己搭进去了是否值得会是个大问题。其实CS大的很,还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问题值得去研究(比如系统、网络、软工、结构、安全、理论),多了解这些会让自己的思路与目标更加清晰。
关于英语考试
英语考试成绩确实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在某些地方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还是建议能刷多高就刷多高。我现在就有点后悔当时T和G都只考了一次然后就不刷了,现在托福口语22分还是去交流前考的,真心不够用…
但我并不建议在后期脱产来准备英语考试,因为有这些时间完全可以去做一些提升背景的工作,否则有可能分没刷上去然后背景仍然平平。我认为最高效的规划是,大一或大二时先把G刷出来(这玩意和基本的语言能力真的关系没那么大,我见过有人考339然后英语水平还是很逗…),然后最迟大二暑假把T先考出一个分数(90以上即足够,其实并不难)用来参加各种海外交流项目,通过交流项目来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然后在申请前再考一次T其实问题也就不大了,最后应该能在不耽误提升背景的前提下获得比较满意的分数。
Acknowledgement
十分感谢父母与一直以来支持自己的老师,有了他(她)们的帮助,自己才能在最艰难的时候仍然坚定自己的想法与目标。也衷心感谢曾耐心解答各种问题的 @朱锐@陈同广@杨攀@陈凌蛟 与在UCSD热情款待自己的 @沈泽阳@顾星煜 等学长学姐;有了你们的引导,飞跃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有趣。
Questions?
如果还有别的问题,也可以给我来信讨论,我的邮箱地址是 [email protected]。另外,如果各位以后有机会要来玉米地的话,欢迎骚扰!; )
最后更新: 2017/08/07